電力工程(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即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廣義上還包括把電作為動力和能源在多種領域中應用的工程。同時可理解到送變電業擴工程。
電力工程設計
一、電力勘察設計院管理體制
1、設計院的管理體制廠
設計院的管理體制,從行政管理分工上講,計劃處負責生產任務安排,平衡,技術處負責質量的改進和提高。生產處負責工程設計,技經處負責投資控制(包括限額設計,各部門的質量管理,則由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指導,督促。
2、具體工程的管理體制
設計總工程師對工程負責全面責任,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外聯系,會同有關部門對主要方案的報訂、各**間的協調統。保證工期順利完成。各**的主任工程師(包括技術處的**工程師),應對本**的質量負責。工程的事前指導、中間驗收、圖紙和說明的審查,協助主設人擬訂設計方案,制訂本**質量管理措施。各**設立一名主要設計人,除負責對外協調聯系外,對**內部在科長、主任工程師配合下進行設計分工,保證制訂的設計方案認真貫徹,保證按時完成任務??偣こ處熤饕WC工程成品出院的質量,對重大方案需事前檢查是否符合黨的方針政策,是否合理、經濟、可靠。對某一項具體工程的設計,大體上要經過初步可行性研究??尚行匝芯?。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4個階段。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1、初步可行性研究《即規劃選廠)的原則
根據地區負荷增長情況或向外輸送電力愿望,先由當地政府規劃部門提出規劃,建議在本地區內裝設機組的容量、連接系統的方式及時間,然后交設計院進行規劃選廠。初步可行性研究時,一般由設總為主,并配備總交,系統、供水、運煤等幾個**。土建、電氣人員也可以參加,但工作量并不大,勘察處必須有水文、地質、測量人員參加,并提出有否建廠的可能性,選廠應選擇幾個廠址,即作多方案比較,經篩選排隊,提出2~3個理想廠址作為推薦方案,供上緩審查,以及作為下階段工程選廠時的推薦廠址。
2、初步可行性研究的順序
(1)準備階段。設總接受任務后,組織各**人員先從內部準備資料開始,例如初步確定裝機容量,搜集同類型工程廠址,估算煤,灰,水等需用量,準備選廠搜資提綱等。準備工作完成后,與電力公司及建設單位聯系,確定選廠日期。
(2)規劃選廠。設計院會同電力公司,建設單位等組成一支選廠隊伍。與有關單位治談及簽訂協議。例如,與鐵道部門簽訂鐵路接軌點1燃煤用量及保證率:用水量的保證程度:向當地測繪局索取1/50000地形圍,并了解當地地質,地震等情況:用地數量及其可能性等,
(3) 方案比較。經過幾個廠址的初步路斯。在室內做方案比較。先初步提出兩個以上建廠廠地的可能性,然后向省或地區進行匯報,提出草簽協議的可靠性和方案的經濟合理性,并征得省或地區的同意。選廠結束后,由主管部門上報“項目建議書”。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后,才可進行下步工作。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成果,要有一份說明及附件(地形圖),同時被推薦的廠址窩附上與各單位簽訂的協議書。
三、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即工程選廠)的原則
可行性研究系在已審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國家發改委批準的項目建議書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各項建廠條件,并進行必要的水文氣象、供水水源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工作和水工模型試驗。對車站站場改造,專用線接軌,運煤碼頭及專用供水水庫的可行性研究,也需同步進行。對在山區建設的電廠還要著重研究邊坡穩定與不良地質現象、環境影響和減少土石方工程量等問題。設計院與電力公司及建設單位共同研究重大技術經濟原則,落實各項建廠條件(如煤源、水源?;覉?、交通運輸,專用線接軌、用地,拆遷、環保,出線走廊,地質,地震及壓礦等),并協助電力公司和建設單位向有關部門取得原則性協議書或書面文件。在掌握比較充分的技術經濟基礎資料的前提下,提出電廠接人系統,原則性工藝系統和布置方案,并經過全面的綜合性的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和多方案的比較,推薦出具體廠址及建廠規模,對主機和主要輔機的選型、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和建廠方案提出建議;提出電廠的投資估算和經濟效益評價,為計劃部門編制和審批設計任務書提供可靠依據。擴建和改建電廠的可行性研究,也可參照上述原則進行,工程選廠結束后,設計院應對每個**做深入細致的論證工作。對幾個重要的**,則提出2~3個方案,著重研究,反復比較后推薦出一個主要方案報批,另兩個方案作為補充,即為初設依據,
2、可行性研究中各**搜集資料和研究內容
(1)熱電負荷與裝機進度,①熱負荷及其發展預測、分析,②電力負荷預測,③根據熱電荷分析,提出作為設計依據的綜合負荷表及典型負荷曲線,③對本電廠的性質,規模、裝機容量,機組型式、裝機進度及分期建設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⑤說明本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和任務。研究電廠與系統的連接方案,論證電廠出線電壓等級及出線回路數,與電廠建設配套建設的送受電項目及內容。
(2)燃料供應。收集有關煤礦的儲量、開采量及建設進度供應數量,燃煤煤質(水分、灰分、含殖量、發熱量等)。價格及運輸方式等。
(3)廠址水源。說明各廠址的供水水源、玲卻方式、冷卻水量及在采取節約用水措施條件”下所需補充水量,提出不同供水水源的水文報告或水文地質初勒報告,并征得地方水資源管理部門的同意,在掌握比較可靠的基礎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各種冷卻方式的初步供水方案和技術經濟比較。
(4)除灰系統及儲灰場。說明各廠址方案除灰系統的初步方案,灰管長度。輸送高度,綜合利用對設計的要求。提出灰場占地面積。房屋拆遷面積、戶數、山洪流量、洪水位、潮水位、除灰水量、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建壩材料、運距及運輸條件等資料。
(5)工程地質。單獨提出工程地質勘測報告,必須查明與廠地穩定性有關的構造斷裂,落實廠址的地震基本烈度,分析判斷場地的抗震設計,建筑場地土壤類別和地基震動液化的可能性及其對策,并對廠址穩定性作出評價。
(6)工程設想。主要對新建,擴建或改建電廠的各主要工藝系統及項目的主要技術原則與方案進行研究,并作為對本項目進行投資估算和經濟效益分析的基礎。
(7)環境保護。按國家頒發的《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原電力部頒發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火電廠可行性研究階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深度暫行規定》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報省、市環保部門審批。
(8)經濟效益分析。根據推薦的廠址和工程設想考慮的各主要工藝系統和主要技術原則與方案,進行工程項目的投資估算。發電成本的計算。經濟效益指標的計算等,計算方法執行中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頒發的(電力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實施細則(試行))。
(9)總結與技術經濟指標。綜合上述可行性研究各章所研究的問題,提出主要結論性意見及定總的評價。提出存在問題和建議,描述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在可行性研究的同時,電力公司應上報《設計任務書》,由設計院配合提供數據。變電的選址報告,內容同發電。送電暫不進行選址。但線路較長則可**行踏勘。